1)第三百二十七章:不依国主难立法_神兵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晋末年,天下两分。南方归晋室所治,北方则是五胡乱华,战乱频仍。当时北方有一沙门比丘,法名道安,乃当时声望极隆的大德,座下有弟子五百人。恰逢他出家之地,乃在邺城,也就是后赵石虎的地盘。石虎乃著名暴君,在位期间,天灾加上,弄得河北天怒人怨,到处哀鸿遍野。

  道安有感于此,逐率众入王屋山,不久后又渡河至河南。但不久之后,前燕的幽帝慕容暐又起兵攻河南,道安只好再南投襄阳。行至新野之时,道安向众弟子说出了一句足以传诵千古,为万世后代所争相效仿,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

  无论古往今来,不分中西内外,任何宗教或学说的思想,要想真正得到推广普及,其要条件,就是必须有强力的政权在背后进行撑腰。婆罗门教在天竺划分四大种姓,自身位居其,国王武士皆在其下,所以能够统治天竺数千年而不衰,直至佛教出现才结束其至尊地位。而佛教之所以能够兴起,与当时天竺十六/大国之一的摩揭陀国王频毗婆罗以及阿阇世之大力支持,也是密不可分的。

  再回看中华,儒家圣人孔子,当其在世之时,曾周游列国,游说列国君主用儒家之学治世,可惜皆不果。故此儒家虽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却始终未能显达。直到董仲舒向汉武帝上《天人三策》,汉武帝终于决定接受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方才大行于世。以至于不通儒术,就无以为官。

  正一道掌教朝阳天师,因为什么而和极乐正宗宗主摩诃叶成为势不两立的死对头?究其原因,无非是要争取杨坚这位天子的支持,以光大弘扬本身教义学说而已。争斗结果,是摩诃叶支持的杨广胜过朝阳天师支持的杨勇,而被册封为太子。所以极乐正宗也同样将正一道彻底压倒。

  论武功,论学识、论才干、论威望,伏难陀都堪称是人中龙风。只可惜既生瑜,何生亮?始终被摩诃叶压在上面,一身本事,竟是无从施展。但现在摩诃叶的压力已经消失,却是他的运气到了。下山进入大兴仅仅两个月,他已经成功让独孤皇后也纡尊降贵地亲身来极乐寺听其说法,更一口一个伏大师。

  但很显然,这还是不够的。独孤皇后毕竟已经上了年纪,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驾鹤西归了。要想地位稳固,伏难陀非得为自己在杨氏皇室之中,另外再找一个靠山不可。虽然,杨昭这位河南王已经是极乐正宗弟子,但那是摩诃叶的徒弟,不是他伏难陀的。更何况从河南王的事迹当中,他也能够察觉得到,想要控制小王爷,是极度困难的一回事。所以几经考虑之后,这天竺狂僧终于将目标锁定到了杨暕身上。

  杨暕年纪幼小,那不要紧。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