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8章 新法利弊_明末亲军锦衣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所赵兴自己搞出个李代桃江的商税变革,却一口否决了由老同知提出,李守一赞同的恢复祖制,变形的一条鞭法呢。

  赵兴其实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但经过他深思熟虑之后,最终还是否决了:“嘉靖年由桂鄂提出,由张居正修订推行的一条鞭法,其实很简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这其中,就包含了人丁钱。”

  这一点,作为大明的人,作为一个想要做官的人,就必须是乱熟于胸的。

  “但是两位看到没有?这其中的丁银与里甲、均徭等四差银一起,都由地方官员征用,并不上缴明中央政府。实际上这项收入多落入官吏的私囊。在中央户部那里,也没有全国丁银的统计数字,只有户丁的总数,在行政及政策制定方面,中央政府也未涉及丁银的处理以及如何支配的问题。张居正所实行的一条鞭法,不过是将本来归于地方的收入,全部拿到了中央户部,所以才出现了户部财政猛增的虚假繁荣。是不是这样?”

  李守一和老同知思索了一下,就点头同意了这个说法。

  “所以我认为,一条鞭法,只是将多种苛捐杂碎拢在一起,拿到国家去了,却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变革。”

  李守一想了一想,不得不点头同意:“是这个状况。”

  “而这里却有一个大大的弊端依旧存在,首先就是这丁口钱,只要一出生,就有丁口钱。然而许多人,为了逃避这一笔钱,就开始隐瞒户口。大家或许不知道,现在在户部的人口账目上,大明的人口只有四千多万,比当初刚建国的时候,只不过增加了一千多万。大明承平二百多年,也没有出现全国性的大饥荒,大瘟疫,怎么可能仅仅增加人口一千万?”

  老同知皱眉一阵,才回答道:“现在咱们国朝人口隐秘的现象非常严重,这也是现实。”

  “对的。”然后赵兴就扳起手指头给大家算:“看着咱们大明朝廷,户帖也就是户口本,也叫黄册制度严谨,从洪武年共造黄册27次,每次汇总至南京户部的黄册有6万多本,最终累积约200万本。明朝在南京玄武湖中的几座岛上修建了黄册库,库房由最初的几十间发展到900多间。但这里有一个不在册的规矩,比如官绅,比如家奴,比如卑贱的商贾,比如流民,比如土司和山中野人等等,如此一来,再加上刻意隐瞒的,据我锦衣卫统算,现在整个大明人口,不下一亿,甚至可能到到一亿五到两亿。”这是赵鑫将后世那些学者们,苦心计算出来的,明朝人口的数据。赵兴当然不能这么说,所以将这个伟大的人口普查工程,都算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