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四章 大义的作用_重生之我是阿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四章大义的作用

  为什么曹丕没有中招呢?原来,这魏国的情况和东吴完全不同,曹丕的性情和孙权更是有天渊之别,以至于“中情局”的人没有能及时找到机会下手。{顶}{点}小说

  东吴的石头城刚建成,所谓的“太初宫”也不过是从将军府扩建出来的大一点的府邸而已。比起许昌的魏国宫殿,就好像别墅与茅草屋的差别那么大。

  事实上,“太初宫”根本还没有完全完工,这些年一直都在扩建当中。地方小、设施不完善,孙权这个大王没地方好玩,当然就会时不时跑出宫去寻点乐子了。当然,这和性格也有关,孙权偏向武人的性格,喜欢打猎喜欢检阅军队这很正常。

  但是魏国宫殿就不一样,这里原来是曹操建给汉献帝住的宫殿,虽然比不上汉朝全盛时洛阳、长安的宫殿那么宏伟,但是宫殿规模、功能基本上完善,里面园林景致、亭台水榭什么都有。

  生活在这里的皇帝,想要什么乐子基本上都能找到。当然,除了打猎这样的大型户外活动。不过曹丕也不喜欢打猎啊。曹丕是个文人,而且还是个不错的家。

  世人多记得曹植七步成诗的事情,多感叹曹植的文采斐然,事实上,不止是曹植,曹氏父子三人:曹操、曹丕、曹植均是建安年间很了不得的家。

  他们三父子被称为“三曹”,与“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和女诗人蔡琰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这样的一个文人,你想他会喜欢打猎吗?办办诗会倒是有可能,但是那也不需要出宫啊。曹丕既然不常出宫,想算计他就难于登天了。

  被派去许昌的“中情局”负责人又没有建业的王喜那么有头脑,懂得用“调虎离山”之计,将孙权调出王宫再算计。他们思想比较僵化,一味想着怎样将人手渗透进宫里,在宫里下手。

  由于“中情局”建立时间尚短,他们渗透进宫里的人地位都还比较低,无法接触到曹丕的洗澡水,所以,一直无法实施“九龙夺嫡”计划。

  其实他们也不想想,就算能接近曹丕的洗澡水,在被刷洗得干干净净的沐浴木桶中,出现大量螺蛳,那会是什么结果?

  那样就算傻子都会知道事情有蹊跷了,到时候那里还可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让曹丕感染血吸虫,一旦被人怀疑,被人顺藤摸瓜查出来,“中情局”一干人等,恐怕连性命都难保。

  所以,一直到曹丕派出两路人马进犯蜀国,许昌“中情局”的人员都只能干瞪着眼,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直没有什么建树。

  幸好在汉中有张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