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1章 从权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1章从权

  酒泉名字的由来,乃是相传前汉骠骑将军霍去病逐匈奴至此,将孝武帝赏赐的一坛美酒倒入泉中与将士共饮庆功,遂成此名。然而,虽有名称铭记着昔日大汉的功绩与荣光,但郡内的黎庶已然忘却了汉廷的权威。

  太守游楚先前与郑璞有旧,二人在陇西郡共事时便没少谈论音律为趣。

  得悉郑璞前来,乃亲自出五十里相迎、设宴把盏以待,且还唤妻儿出拜,堪称礼节甚隆、情谊甚重。

  但当郑璞提及组建弓箭社之事时,他便面露难色。

  踌躇了好一会儿,才斟酌着言辞说到,“虽不愿驳子瑾之论,然而弓箭社恐难在此郡内推行。非是此举不妥,实乃黎庶不安矣!”

  明明是守御乡梓之举,何来引发黎庶不安之说?

  闻言,郑璞诧然,连忙催声道,“还请仲允兄明言。”

  “乃灵帝时河西大扰之故耳!”

  先是叹息了声,游楚才缘由一一道来。

  原来是因为昔日灵帝时举凉州叛乱,令河西之地失纲数十年之久,后一直待到魏国时才彻底平定战乱,亦让黎庶对大汉官府的印象依旧停留在横征暴敛、武力羸弱中。

  而魏国在河西的声誉亦不好。

  不仅推行着“世兵制”,还有羌胡部落多有欺凌与纵容着豪右做大之举。

  其中,酒泉郡便是深受其苦之地。

  这便导致了此地的黎庶对官府的极其不信任。

  如今正值汉魏在河西走廊的门户鹯阴城塞大战时,官府骤然推行弓箭社,黎庶并不会相信此乃护乡梓之举,而是认为大汉朝廷意图将他们当成了备用士卒,抑或者是类似于魏国的“世兵制”,变相的剥削他们。

  “子瑾,以我来看,郡内推行弓箭社之举不可操之过急。”

  解说罢的游楚,轻声谏言道,“虽此事乃是善举,然还是待张掖郡推行有成效令本郡黎庶皆释疑后,再作计议亦不迟。如若强行推行,恐适得其反。”

  对此,郑璞自是不能接受的。

  他千里迢迢而来,如何能接受事有不谐的结果。

  更何况,藏兵于民乃是他与丞相商议而决的国策,干系到日后大汉扩募骑兵的北伐大计,焉能半途而废!

  是故,他听罢后先是捋胡沉吟了好一会儿,语气略带疑惑而问,“以仲允兄在凉州为官声誉之美,竟不能使黎庶影从乎?”

  的确,他不免有疑。

  游楚昔日为魏陇西太守时,面对汉军骤然而来,哪怕兵寡且无有援军,但满城士庶皆愿意与他誓同生死而战。如今在酒泉任职近一岁了,还不能令黎庶信服吗?

  再者,游楚本就时武威郡人。

  对于酒泉郡的黎庶而言,游楚乃是与他们同心同体之人。

  “不想得子瑾如此看重。”

  闻言,游楚晒然而笑,先是举起酒盏邀杯以示作谢后,才徐徐而言,“我虽薄有名声,但少时在关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