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4章 朕之名,何以记之_土法造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大爷这一跪,其震撼力不亚于于大爷那一醉。

  反正他们对面的当事人是傻眼了,好在小黑胖子底蕴深厚,凑凑合合的能接住,但作为一个生来就不是作为皇帝培养,又机缘巧合当了皇帝,更是被无数人教育如何作个好皇帝的皇帝——咱们的景泰帝朱祁钰反正是没有接住。

  他直接呆住了,那神情就差告诉人,于谦你个大骗子,你负心薄情,你辜负了我……

  要知道于谦作为兵部尚书,虽然被众多人的诋毁,孤立,甚至就算是景泰帝有时候都对其恨得牙根痒痒,但是人家至少是整个大明的“人间最清醒”,对于整个北方,抱有最大的重视,对于整个大明的军事也倾注了全部的心血,这是景泰帝所认可的。

  他一直以为,他与于大爷是志同道合的,是配合默契的,是相互理解的。

  可现在,作为对于明朝北边边事最为看重的于少保竟然反对修筑长城,这让他这个作为提议者的皇帝该如何自处?

  朕还要不要面子了?

  于是景泰帝朱祁钰把眼光看向了商辂,他可是朕一手提拔起来,这可算是真正的亲信心腹了……

  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商辂只是看了眼跪倒在地上的于谦于大爷,竟然也是一撩衣袍,径直跪倒在地,沉声说道:“于少保说的对,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宁,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

  “臣附议,请陛下诏,永不筑长城!”

  这下就更尴尬了!

  要知道,整个景泰朝内阁五人,其中王文王阁老表示长城算是一种防御良策,修之可以!作为首辅的陈阁老这表示,如果有闲钱,有时间,也无不可!

  可商辂作为内阁里的新生代,却与影响力巨大,却不在内阁的兵部尚书于谦于少保意见一致的站在一起,表示,这长城,修了也没啥用,劳民伤财,有那个钱,还不如编练精兵,打出去呢……

  内阁里的另外一个老好人,萧镃萧孟勤作为翰林学士,却只是轻轻的摇摇头,缓缓的说道:“长城可修可不修,其实如果太子殿下发明的水泥能够使用,耗费不大的话,修修也无妨,毕竟,有长城总比没有长城强,多一道防线,我大明京师自然也就更加稳如泰山。”

  得,人家比陈循陈阁老更加能推。

  这么看来,内阁里的意见,便只落在高谷高阁老的身上,看他的表态了。

  其实高谷去年就开始辞职了,要告老还乡,只是正好赶上景泰帝病重,这才没有走成,这般一来二去,便拖到现在,事实上,现在的高谷也一直在上书要告老还乡,虽然依旧没有被批准,可他现在也基本上不问政事,谢绝宾客,专心论著。

  高谷高阁老这个时候只是抬起头,看了一眼御书房内的情况,只是拱手说道:“陛下,此事,太子殿下如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