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章 西医的问题_大明王朝158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受不起。

  换句话说,朱翊钧只负得起对万历皇帝孩子们本身的责任,倘或要他代替万历皇帝去通过孩子们对后宫嫔妃们负责,他朱翊钧却是万万担不起的。

  不过朱翊钧绝不会去嘲笑万历皇帝的后宫嫔妃,不需多言的了解并绝对的服从,这样的爱一点都不卑微。

  他朱翊钧是何等善良的一个人,即使他不敢去爱那爱情的载体,但他也永远敬重那爱情本身的产物。

  朱常治作为产物之一,自然也得到了朱翊钧十二分的小心关照。

  朱翊钧虽然相信现代科学,但是万历朝西方医学的发展程度究竟能不能治好朱常治的病,他心里实际上也没个底。

  不料范礼安得召进殿之后,表现得比朱翊钧还谨慎。

  他就如同后世康熙朝进献金鸡纳霜的法国人洪若翰一般,一定要等到其他献药者的方子均被中国皇帝确认无用,才不甚自信地认为自己能试上一试。

  范礼安先不去看朱常治,反而朝朱翊钧道,

  “臣于医理上无甚建树,虽知些许皮毛,但绝比不上中国皇宫中的医士,实在没有把握能治好皇上的孩子。”

  历史研究生朱翊钧当然知道这是传教士的自谦,这种看上去有些像自卑的自谦中断于鸦片战争之后,在中国还是天朝上国的万历朝却是十分稀松平常,

  “范卿先看一看朕的皇子罢,若是病重难治,范卿但说无妨,《论语》中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范卿敬而无失即可。”

  范礼安听了这话,却还是有些犹豫,

  “皇上,据臣所见,中国古医之《内经》准则,罗马医学一概不遵,臣若是以西法于四皇子诊病,恐怕皇上会以为西医粗陋,不甚可信。”

  朱翊钧反问道,

  “西医如何粗陋?”

  范礼安想了想,举例解释道,

  “譬如人之五脏六腑,罗马医学之论脏腑,详形而略理,中国医学之论脏腑,详理而略形。”

  “罗马医学只知层析而不知经脉,只知形迹而不知气化,如此论形不论理,终逊中国一筹。”

  范礼安此言一出口,殿中众人除了朱翊钧之外,不禁均面露得色。

  朱翊钧却道,

  “我国古传之脏腑,俱是医书古籍互相辨驳,纷纷无定,西人虽与我华人面貌不同,人之脏腑应乃一式而矣。”

  范礼安见朱翊钧似乎不像大明其他人一样笃信中医理论,不禁又道,

  “是,中医长于气化,西医长于解剖,罗马治医,皆以剖割视验为术,人之背前左右内外,层析详论,而不似中医将各层分出阴阳,故而罗马医士止知肺腑之形,不知肺腑之气。”

  “臣学罗马医道,亦只知西医形迹,不知中医气化,中国所谓道家‘内视’之术,臣委实不通。”

  “只是臣于两广之时,尝见中国国人谓疫有神,故设法以驱之,而西人得疫,则谓有虫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