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52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_南宋风烟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陌笑说,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来而不往非(谐)礼也,只不过,我们散的是真相。”杨巨源的麾下确实可能被凤箫吟劝得忍住不哭,可若是周围的无关之人先在他们耳边哭天抢地?

  

  “诛吴第一功,杨宣参!盟主曾哭他挡路方死,如今才知,挡的原是安丙路。可现实又如何?他冤屈无处诉,杀人犯逍遥法外,反而心安理得受盟主器重、袒护!”

  “杨巨源一生败给两封信,一封是给韩丞相的状告安丙之信,一封是给凤翔金军的劝降之信,前者令他被安丙怨恨,后者害他授安丙以柄。”

  “安丙坐视王喜毒死李好义,指使彭辂杀害杨巨源而诬以谋乱自刎……”

  不曾添油加醋的“杨巨源之死内幕”,如一记重磅炸药,在好不容易安稳的蜀口民间引起轩然大波,更在短短几日内就扩散向整个川蜀掀动新一番惊涛骇浪。蜀中侠者无不扼腕流涕,剑外人士做祭文沉痛悼念,这般的大环境下,杨巨源的手下们又不是草木、哪个还能自控?毫无意外被林陌在幕后鼓动着,逐一冲破了凤箫吟所限的时间桎梏,纷纷过早地陈述出了杨巨源之死的细节。

  真相水落石出,安丙自食其果成为众矢之的,不巧他是此战在前线的唯一最高长官,却哪还有脸继续做主围剿金军?可此战若败,自己在川蜀更加站不住脚!心乱如麻,凑合着上,军心紊乱完全落入了林陌的计算,半城烟沙,箭如雨下,攻坚常胜的宋军终于伤亡惨重。

  “安丙,无条件释放你们不肯,如今,你手下摧锋、踏白这么多精锐,够不够换我曹王府高手堂?”林陌没让术虎高琪出马,只以一个大金江湖中人的姿态,再次强行要求与安丙谈判。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身处后方的吟儿早知压不住,却没想到杨巨源麾下指证得这么快、这么不巧,被尚且留在宋境内的金军抓住机会。连连叹息,安丙当初的鬼迷心窍和现在遭到报应有时间上的错位……

  什么不巧?处心积虑!吟儿逐渐反应过来:封寒在阵前恐吓出来的“破釜沉舟”和决死之心,本来就是林陌的初衷——吟儿虽很早就有铺垫舆论的念头,可最先付诸行动是林陌啊,吟儿想搭顺风车发起谈判,得问问始作俑者林陌同意么?!谈判,只能是他发起。

  如果说一开始林陌还是死皮赖脸地要求无条件释放,那种嚣张和无礼更像是无稽之谈、口舌之快、贻笑大方,给吟儿的感觉是临死前要找人垫棺材的色厉内荏……那么这两日,金军挟一场又一场反败为胜以及一支又一支宋军俘虏叫阵,则完全吻合了那句“鱼死网破、言出必行”,要如何去细细分辨,到底是安丙打得不行,还是金军真的破釜沉舟战力飙升?或许,两者兼具?此消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