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个培训班_盛唐陌刀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细了。

  第二个培训班为腌肉,由李镇使亲自执教,面向人群是军中的火长,感兴趣的兵卒也能来学。对于喜欢吃肉而又不善于保存的老卒们来说,这是个非学不可的本事。

  第三个培训班就有点高大上了,战场救护及治伤培训,面向全体唐军兵卒,识字有文化者优先,而且有限制,唐军最基层单位一什中有一个名额。多数唐军懒散,不愿意去学什么治伤,同时怀揣着受伤后自有会的人帮咱治的想法。但听到人说,学会治伤的人担任一什中的治疗兵,每月可比别人多获得两百钱的饷钱,这个收入都快赶上队里的旗官了。通宝又调动起了积极性,兵卒们争相前去报名。

  负责教授的是疏勒军中的医官和都督府中的医药博士,博士听着很高大上是不是,实际上这是个官名,只有从九品,手下管着一个助手和二十名学生。博士负责提供场地开课,由助手和学生们负责给唐军授课。授课的内容专业而又简单,配制伤药、清理伤口、缝合伤口,动一些肉中取箭头的小手术。

  军中的伤药很单一,就地取材即可,所以学员们需要辨认药材,以便行军途中在荒野进行采集。消毒需要冷却的开水,而火长的行军物资中就有刁斗这样的炊具,既能用来做饭,又能用来烧水。对付裂开的伤口,一般只有两个办法,冬天选择用马尾线缝合,夏天用火烧燎,这些方法普通的兵卒也能够用到。

  李嗣业亲自裹着牛皮围裙给兵卒们演示并进行讲解:“盐、蜂蜜、醋这些东西是不会变质的,所以我们保存肉的方法就是将它用盐腌制起来,比如说腌制这样一根羊腿,需要把我们用的粗盐捣碎,然后放在案板上用手揉搓进肉中,搓得盐越多,保存的时间也越长。”

  “腌制好的肉还有第二道程序,那就是吊挂在屋檐下等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风干,风干的时间要一到两个月时间,等正式风干好之后,腌肉能够保存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腌肉的历史应该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并不能长时间保存,也没有成为军中的食用品。任何技术在应用中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改进,李嗣业所教的,不过是腌肉的终极改进版。

  照着李嗣业的演示,唐军的火长和兵卒们疯狂地腌制羊肉,整个疏勒城中唐军营房的屋檐下都挂满了一条条的腌肉,城中居民见到后,也纷纷向唐军请教,于是乎整个疏勒城中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挂满了风干腌肉。这一举动导致疏勒军中仓库充食盐急剧短缺。

  此后赵崇玼连忙命人传信龟兹请求调拨食盐,书信发出的一个月后,都护府仓曹派出马队向疏勒送来食盐五百石。腊月底,赵崇玼再次向都护府发信求援,至天宝二年的正月二十,都护府又派出马队送来食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