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三章 犯我强明者,虽远必诛_重生之明末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牧凌风:“红夷使者?”

  “对,红夷派来谈判的使者。”南居益捻了捻胡须道,“红夷的军舰封锁住了漳州河,不时上岸袭扰劫掠,我福建满载瓷器、生丝的货船要也无法出海。”

  “红夷封锁漳州河,无非是想以武力使我大明屈服,同意其在沿海或者澎湖建立通商口岸。垄断与我大明的瓷器、生丝贸易。”

  “痴心妄想!”南居益大声说道。

  对于通商,牧凌风是持开放态度的。但是,无论是现在的朝廷,还是后来的清朝,无一例外都将建立通商口岸视为屈服于外邦的耻辱行为,面对这样的挑衅,无一例外都采取了坚决反对的态度。

  “只要红夷愿意退出澎湖……”,南居益顿了顿道,“在大员设立口岸,也未尝不可!”

  让荷兰人到台湾?难道说圣上将兵部武选清吏司郎中王靖在大员设府置县的折子给驳了?从南居益在这件事上的妥协来看,大员对于朝廷来说,就是一块被海盗占据的荒蛮之地,根本没有设府置县,进行管理的必要。让红夷与海盗去争个你死我活,最后两败俱伤最好不过!

  实际上,在前任巡抚商周祚亦提出过同样的主张,只不过,荷兰人经过勘察认为,台湾比之于澎湖,并无良港,而且不适宜大船停泊,因此固守澎湖。商周祚离任后,右副都御使的南居益接任福建巡抚,继续处理前任留给自己的遗留问题。在对待红夷的问题上,南居益和前任基本上持相同的看法,那就是:澎湖是我明朝固有领土,大员对于朝廷上下来说,其地位远远不及设立了巡检司这一明朝最低级一级行政机构的巡的澎湖,台湾正式纳入明朝的统治,应该要从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之后说起。

  “如果红夷不同意我们的提议……”牧凌风问道。

  “《汉书》里有一句话,宜县头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何意?”

  “名将陈汤,击退郅支单于后给汉元帝的上书里的话,是说冒犯我强大汉朝的行为的人,再遥远也要诛杀。”

  “犯我强明者,虽远必诛!”

  如果荷兰人真的愿意离开澎湖,前往海盗盘踞的台湾,在台湾建立口岸,则红夷犯边之事,对于南居益来说,也算是平定了。牧凌风知道,荷兰人是不会答应的,一场大战即将在澎湖爆发。

  南居益:“南山,晌午就留在这儿,陪我一块儿吃吧。”

  南居益邀请自己留下来,这还是让牧凌风感到意外,不过,从虎贲营到福州府,一路疾行的牧凌风的确是有些饿了。

  没过多久,就有仆人端来了饭菜,将饭菜和碗筷摆好。南居益坐上首,牧凌风坐在南居益下首。

  “我知道你希望朝廷能够开发大员。“南居益接过仆人盛的一碗鱼汤,喝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