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六章 谋略_重生之香港辉煌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万岁笑着道:“别着急,包玉刚上岸势在必行,怡和都有百分之30%的股票了,包玉刚和怡和持股数相近,两家之前在低价买进了很多股票,但是成本怎么算也应该在30块钱以上。大概算算包玉刚都花费了快2年时间,十几亿现金了,哪能现在撤退?这可是他公司的大战略,仓促之间包玉刚去哪找到九龙仓这样适合他企业发展的公司?而且等怡和拿到了49%股份,他不跟进,他那30%的股票一点话语权都没有,活钱成了死钱,难道每年分红么?”

  这些日子,李万岁早已补足了功课,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包玉刚是世界十大船王之首,他最大的资产是货运船,收入来源是靠货物运输,而石油运输是一大块。20世纪70年代,世界出现石油危机,各国开始在本国土自主开发石油,包玉刚预见未来自己的货运业务会大幅下滑,所以亟需拓展陆地业务。

  九龙仓于1886年由渣打爵士成立,起初业务只限于货仓经营。尖沙嘴海运大厦一带即是一百多年前由渣打爵士和政府投资作为货仓码头之用。经过百年的发展,九龙仓的业务亦走向多元化,全力发展尖沙嘴的地皮作为商业大厦。而此等位于尖沙嘴的优质地皮是九龙仓未来发展的王牌,亦是惹来包玉刚爵士收购的主要原因。

  而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九龙仓为应付多个大型收购项目和发展计划而大量发行新股,结果是造成大股东怡和旗下的置地公司所持股份下降只达到了百分10多一点和九龙仓股价极度偏低。

  大股东持股低,目标标的的资产优良,并且收购前股价价格足够低,还有和航运相关的仓储业务。具备这四者条件的,市面上仅有九龙仓一只股票。

  别看现在股价70了,但是李万岁清楚这两天股价疯长,但是怡和和包玉刚并没有在50-70的价位够入到多少股票,不是他们没钱,是有钱都买不到。

  九龙仓从78年的12块多,一只涨到50左右,这期间才是两家公司大规模吸筹的阶段,哪像这几天,市面上的谣言满天飞,散户都惜售,等着爆发收购大战,股价涨的虽然快,但是交易额并没有多少,整两天股票的换手率极低!

  怡和持股九龙仓30%,包玉刚可能也差不多就是30%出头,两家持股数十分接近。李万岁估计两家的持股成本撑死也就30多块钱。

  现在怡和一股100块的等值股票和债券收购九龙仓百分之19%的股份,九龙仓总股本不到1亿股,算下来怡和只需要买将近1900万股,不到19亿就能完成任务。

  别看怡和现在开出的收购价是100港币一股,但是它现在的持股成本在30块出头一股,按照35港币一股来算,怡和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