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七章 新殖民主义的带动发展_从酋长到球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品的丰富,货币的需求量激增。

  熔铸枪炮之类需要大量的青铜,一门威力不大可以打穿六七排方阵士兵的炮少说一两千斤甚至数百斤,这又会占用大量的铜,货币一旦萎缩对夏城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这也算是一件对大家都好的事,有武力保证也不用担心这些城邑将夏城控制的作坊矿场收为城邑公有,敢正好有了战争借口。

  夏城体系之内属于畸形的产能过剩,尤其是兵器、铜铁之类的,城邑自身没有这么大的消费市场。

  但是想要保证夏城内部国人的生活水平,靠吃钢铁火药是不行的。而且随着可能的棉纺织业出现,摘棉桃、剥棉籽、弹棉花这都是需要大量人手的初级体力劳作。

  不把别的城邑带动起来,夏城的东西就难以卖出去,一些计划中的作坊也很难确保足够的人手。

  依靠其余城邑的自然积累大约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才能成为夏城的倾销地,才能普及自耕农为基础的赋税制度,让每个人都成为潜在的产品消费者,而不是如今现在这样的只有亲贵才能买得起。

  这一次红鱼为首的使团为大军准备补给站只是一件不算大的事,更重要的则是想办法诱惑其余的城邑和夏城绑在一起。

  红鱼想了想陈健嘱咐她的那些话,说道:“姬夏说,草河自北向南,大河自西向东,这是一条祖先赐予的天然的不需要修缮的道路。就像是一棵树一样,根须吸收的水分跑到叶子上,树木才能长得高大茂盛。”

  “这两条河便是水分走的通路。沿河一带互相扶持,先富足的带动后富足的,先建立作坊的带动后建立的,直到形成一条自夏城到榆城数百里的繁华之路。”

  “既然亲族一体便如一家,一家之中要有纺织的、要有种植的、要有狩猎的、要有养殖的。大河诸部之内也是一样,只是家中的兄弟姊妹便是一个个城邑。有的城邑种植粮食,有的城邑开采矿产,有的城邑熔炼矿产,有的城邑教化亲族……分工而作,只有这样大河诸部这个整体才能发展的更好。”

  “不知道诸位意下如何?”

  城邑咂摸了一阵,点头道:“这是很好的办法,说的也很有道理。如果真的能够沿河一路都变得富足,想来祖先也一定会高兴的。”

  “是啊。所以姬夏期待诸位明年四月的时候前往榆城一聚,共同商讨一些关乎城邑互助发展的大事。”

  首领一听,便有些恐慌,急忙问道:“不知道这一条繁华之路是指的整条大河?还是从夏城到榆城之间呢?姬夏又想要邀请那些城邑的首领前去呢?”

  首领想要知道这个互助的办法到底是什么意思?是现在就要站队?还是说只是为了城邑的繁荣?

  这是务必要搞清楚的,万一陈健是逼着他们与夏城结盟以对抗粟岳为首的那些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