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六章 闽城秋冬、都城杂记(完)_从酋长到球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知道是什么味道、是否有毒。

  大抵人类就是这样一点点进步的,每一条剧毒这个标签的背后不知道有多少人命。

  感慨过这些事之后,木老先生和弟子们去了农学班,和他们合力做了另一个需要很长时间的实验。

  秋天正是小麦播种的季节,两块精心挑选出的试验田种上了小麦。一块释撒了三种肥料,另一块没有释撒肥料。

  而在土地之外的屋中,几盆植物种在了特殊的花盆中。花盆内用的砂子都是用水仔细清洗过几十次的,确保一丁点土质都不存在。

  这些花盆中的植物按照编号浇不同的水,有的直接是泉水,有的则是加了一种肥料的,有的是两种,还有的是三种。

  施肥能够影响植物生长,这是农学院都知道的事。但是肥料中到底是什么在支撑这些植物的生长,这就不单单是农学科的事了。

  尤其是随着微粒学说的开启,农学科的一些人也开始相信世间的万物都是细小的微粒组成的,那么这些微粒又是哪些呢?粪肥中的什么东西促进了植物的生长?

  当木老先生提出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农学科的先生很是高兴,因为他们知道其实这实验化学科自己就能做,可是还找自己这边一起做,那就是说成果是双方的,同样也需要农学科为木老先生弟子的微粒说背书。

  双方一拍即合,秋天播种开始成长,需要到明年怀子节的时候小麦才会成熟。

  可是在冬霜来临之前,结论已经很明显了。那些释撒过化学肥料的小麦长势喜人,而那些在砂土中的小麦则是长势伤人。

  至于说花盆中栽种的那些植物,更是展示出了各种肥料之间的效果。有的叶子如墨一半翠绿,有的则是干黄,有的花开了即败,有的花开后持续许久……

  这种对比下的实验很能说明问题,或许其中还有不足之处比如没有用到蒸馏水,可是就如今的实验要求来说这一切已然能够说明问题。

  现在双方走的极近,甚至已经开始写实验后的推测和原理,只是消息暂时没有对外公布。

  两方的人都相信,一旦这个消息公开,将会引起一场不亚于去年化学科微粒说的震荡,而且这真的是可以千古留名的:如果亩产能够达到几百斤,如果这些肥料是可以用化学的办法合成的,那么天底下还会有吃不上饭的人吗?

  参与其中的人都相信,他们将要改变世界,这正是贤人祠上留名的最终梦想,比之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更高更纯粹。

  他们觉得,既然世间的矿物也都是由微粒构成的,那么肯定会有一种矿石是和骨灰一样的含有磷这种物质的。只要找到这种矿石,只要让陈健把制浓酸的方法和制取这种肥料的方法公开,那么就可以代替日渐稀少的鸟粪石。

  至于说另一种可以让植物长得茂盛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