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71章 我看未必如陛下所料啊!_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的诉求,也就是抵消结盟这档子事而已,使臣使用任何手段达成这一点都没问题,威胁都可以。

  因为说到底,还是那一点关键之处,大唐并没有意愿要动用这些出去当海盗的年轻人。

  当然了,罗马也派使臣,大唐也派使臣,两边都派遣。

  要说外交官这种工作,其本质,说白了就是搞人情世故的职业选手,而就像任何一个领域一样,就算都是职业选手,那也有水平高下,手段多寡之分。

  大家的段位还是会有所不同。

  这种情况下,其实就还是存在一定风险,这个风险不是别的,正是说,如果罗马人的使臣比较厉害,而大唐派遣的人刚好就没有那么厉害——到时候,事情就显得麻烦了。

  万一到时候大唐还真就需要这些“当年的海盗仔”搞配合做点什么事,然后突然出现反水,这种情况可咋整。

  这个部分,实际上就是李孝恭打算跟李盛讲的部分,反正说来说去,在李孝恭看来这次的任务就是一个没啥卵用的任务,因为李盛的能力。

  这小子,搞不好这辈子,压根就不需要什么合纵连横的手段。

  不过既然是来当太子少师,这哪怕是个临时工,但自己还是得讲点干货的,而李孝恭的干货就是。

  实际上,大唐也不需要在意派遣使臣的效果如何,因为大概率是大唐这边的“结盟”效果更好。

  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唐无求于他们,而罗马则不同。

  这样去看这场竞争性结盟,谁会胜出自然显得一目了然,就算使臣的水平更低也无所谓。

  而且,

  更现实的说,即便大唐的结盟是比较失败的,这些出去当海盗的年轻人更倾向于跟罗马人合作,但只要大唐进行过这些付出,日后,

  即便真的有人反水,大唐的体量也完全扛得起。而在这种“扛得起”的下一步,

  大唐有能力报复和惩戒,大唐有法理道理的依据去报复和惩戒,这两个点明确,剩下的事情其实就都不重要了。

  换言之,最强的合纵连横,或者说最强的人情世故,归根结底,是自身的实力是否足够强大,只有自身强大了,才能平静的处理“人心叵测”这类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李孝恭总觉得皇帝这番命令有些莫名其妙的原因,因为按照自己这套逻辑去推理,结论岂不就是压根没什么可给李盛这小子传授的?

  李孝恭倒也不是不能理解,反正首先李二毕竟是李盛的爹,其次,这下终于解决了盘踞大唐沿岸将近整整一年的海寇,罗马人的暗中资助终于在潜艇这两个字的威势之下失去了作用。

  这种时候,皇帝突然关心起继承人的问题,那倒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让李孝恭没想到的是,自己见到了李盛,才刚刚跟李盛说完这一套东西。

  接着,正打算跟李盛贩卖一波皇恩浩荡之类的东西——这套东西李孝恭当然是早就不感冒了,毕竟自己都是一把年纪的大叔了,但没想到的是。

  李盛听完,却是忽然一笑,“这事,我看未必如陛下所料啊。”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