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1章 罚写一百篇策论!_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念头刚刚出现。

  李二便摇头说道,“不行,此事必须重罚。便是太子真有反意,朕也不得不为!”

  李二说完,段纶顿时就愣住了。

  我去,不是吧。

  把太子逼反也要罚?

  这不是开玩笑吗,现在气候已经入秋,别说是太子了,便是自己,还有这般大臣,到年底也憋不出百篇策论啊。

  那是策论,不是话本故事啊!

  而杜如晦和魏征,还有其他几名大臣则是吃惊的看着李二。

  杜如晦和魏征对视一眼,脑子都不太会转了。

  我擦,陛下这是打算明说了?

  其实他们都知道李二是准备干什么。

  这……这是要换储啊!

  段纶大惊,当下就要叩首劝谏。

  不过还未言动,李二就直接一摆手,阻止了他。

  “不必劝朕了,这事又不是儿戏。你们会考虑的,朕做爹的难道不会仔细考虑?”

  “太子这个位置,自古最为敏感,古人曾说乱江山之错者莫大于立储之错。”

  “当年战国之时,赵武灵王何等英明?就因为立储选了小儿子,结果赵国政变不断,为外敌所趁,从此国势一落千丈。朕岂能不吸取教训?”

  ……

  李二说的十分认真,杜如晦和魏征顿时都低下了头。

  不过……

  段纶,还有其他几个过来议事的大臣,却就陷入了疑惑。

  纷纷抬头,诧异的看着李二。

  这……

  李承乾好像就是李二几个子嗣里年纪最长的啊。

  不让李承乾当太子,那为何又说长幼有序?……

  这个奇怪的矛盾点在众人脑海中盘踞不去。

  不过谁也没有想明白这是为什么,最后只能暂时搁置。

  只有魏征、杜如晦两人面面相觑,眼中惊愕。

  这一日夜间议事过后,两人结伴离开皇宫。

  路上……

  走到一半,杜如晦忽然叹息一声。

  “唉,玄龄最近去忙粮草了,不然我等也好仔细商量一下……”

  “呃……”

  魏征迟疑了一下,接着却道,“其实也无甚可商议处吧。”

  “陛下这意思,我看也十分明显了,分明便是……”

  魏征话音还未落下。

  杜如晦已然点了点头。

  “想来便是如此了。本来陛下便有改储大皇子之意,这对我等也是好事。毕竟大唐立国不长,需要英主。”

  “从择贤的角度说,选择大皇子再好不过。要说立长不立幼,那也应该是大皇子啊。”

  魏征想了想,接着说道。

  “想来陛下心中已有定见了,其实我等也不必过多关心。今日之言,有不少人都听见了,陛下能吹这一通风,应该就是准备择日公布消息了。”

  杜如晦也点点头。

  “我估计,就等突厥战事明确,事情应该就定了。届时突厥人授首,各路世家大族也翻不起浪花,世道平静下来,便是殿下入东宫之时了。”

  “哎呀……真是万万没有想到。”

  说话间,两人已经走出了皇宫老远,月光皎洁。

  杜如晦这一声慨叹,魏征也笑了起来。

  “大唐最贤能的年轻臣子,正好就是未来的陛下。若是知道这一点,怕是突厥也好,高句丽也罢,那就再也不敢与我大唐交恶了。哈哈哈哈哈哈!”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